某企业质量经理自述分享了这么一则亲身经历:“这几天接到客户的投诉,透明按键变形,客人说他们检查了173个产品有46个产品变形,花了6H。现还有828个产品,问我们是要用收据的账号寄回来,还是就地报废再补828个产品给客户;还是客户帮我们挑选828个产品,然后付他们1916美金。1916美金换RMB 1.28W,相当于3个作业员一个月的工资。除了感叹中国劳动力廉价外,我深深的觉得造成这样的事故,我有很大的责任。这个产品变形QC是有向我报告的,当时有让他们要求生产部返工,要求矫正变形。生产部返了两次,矫正后回弹,出到客人哪里被投诉。我当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按键与前壳装配的是比较大的间隙,觉得有一点变形对功能不会有大的影响。还有就是产品已生产出来,如果变形不要就会导致不够出货。我想这是很多质量人都会犯的错误。给领导说了这个事情,我也说了是我做的决定,看他的表情觉得我是胡乱做的决定做了一件拍脑袋的傻事,说应向他报告再决定。但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不能给我认何的建设性意见,和他说不说没有什么的意义。但我真的是犯了错误,很多时候都是妇人之仁。好象质量做到一定程度上,就不再是不行就是不行的格局,而是要综合考虑利与弊。做了N多决定,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。经济环境不好,感觉同一客户同一产品,质量要求高了许多,以前是可以的,现在不一定可以。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质量。以后还是慎做拍脑袋的事,不行就不行,不要考虑眼前的小小利与弊而丢了西瓜捡了芝麻。”
我们发现,无论是收到客户投诉,产品大量质量问题询问寄回还是就地报废补发?或者是收到生产经理投诉,采购的零部件质量不稳定经常导致返工重工作业?不管哪种场景,蕞后仿佛绕来绕去都会落到质量部门身上,质量不良为什么要放行?上面一则事迹中,先不讨论责权问题。
此时其他部门经理知道么,如果不知道那么只有质量部自己背黑锅了。
而背黑锅到是一时的小事,但大事是,很多东西发生质量问题都靠质量经理一手判断、处理,所有品质,技术经验无法留给组织中的其他部门,把很多隐患以及经验都给埋没掉了,如果质量部的人员一走,整个组织将会趋于瘫痪和风险之中。
而这,就是很多企业没有建立MRB流程所面临的大风险。MRB不是均衡风险,推脱责任,而是推行质量管理,质量是设计出来,制造出来,管理出来的理念流程之一。笔者见过太多的企业/供应商没有该流程,他们不是没有,就是名存实亡。很多人的想法是:MRB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,就好比很多质量人眼中的8D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已,有什么重要的呢?没有MRB流程,很多企业还不是照样运转?每天叫人开会多烦啊!哪有那么多时间?为什么非得叫大家会签啊,质量部对产品质量特性很熟悉的,自己做决定多快啊,QE做不了主的大不了让质量经理拍板就行了。然而,往往正是这些理念思想,导致了大量的问题!因此,企业应当善用MRB流程。
举一个常见的真实场景:某小型私企,IQC和制程不良都由品质部自行决定如何处理,来料产品批批急料,天天找供应商冲过来返工挑选换货,内部制程很多东西批量性报废,无人统计报废率。因内部制程很多都涉及技术层面,品质部没有技术根基加之人员少,碰到批量性不良都是苦苦推进,希望技术部能够支持,一起解决批量性报废问题。但是技术部也人员紧张,展开捣糨糊和乾坤大挪移的招数,能够走过场打酱油的绝度不会盲目支持。整个局面就变成品质部唱独角戏,所有的制造问题,技术问题,生产问题,出货问题,全都可以怪到品质部头上,让品质部去解决。可想而知,如此流程的风险之巨,出了问题易导致企业内部互相推诿,各部门争执不休,大部分时间花费于企业内部沟通,没有瑕疵到外部进行供应商管理,执行预防动作,同时易导致大部分物料在来料区积压严重,质量部门背锅却又无可奈何。企业应当善用MRB流程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。
DELMIAWORKS一阶质量管理流程
形成以"定制方案+技术服务+成功实施"模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设计、制造及管理解决方案,并为用户提供维护服务和技术支持